本文作者:xianfushen

民国上海公务员考试时间(民国上海公务员考试时间是多少)

民国公务员考试往事:凌晨四点进考场。下周日,2014国考笔试就要进行了。届时,全国152万考生将争夺1.9万个饭碗,录取率仅为1.3%。民国公务员考试4o开始时钟。近3,000名申请者中只有40人通过了考试。

文章目录:

民国上海公务员考试时间(民国上海公务员考试时间是多少)

  1. 民国公务员考试往事:凌晨四点进考场
  2. 民国时期公务员考试是怎样的?
  3. 民国“公务员”考试往事:凌晨四点就进考场

一、民国公务员考试往事:凌晨四点进考场



民国公务员考试往事:凌晨四点进考场。


下周日,2014国考笔试就要进行了。届时,全国152万考生将争夺1.9万个饭碗,录取率仅为1.3%。


民国公务员考试4o开始时钟。


近3,000名申请者中只有40人通过了考试。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公务员的激烈竞争早在1931年就出现了。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汪伪国民旧址史话是最近出版的。书中介绍了南京国民考试院的由来,以及考试院举办的轰动一时的第一次高等考试,即当时的公务员考试。全国有近三千人报名,但最后只录取了一百人,淘汰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七。


现代快报记者赵丹丹卢为相风华





那年在哪里考的?


由于,考场被用于考试。


整个考试院分为东西两条平行的轴线,所以有东西两个大门。东门,现在是CPPCC的城门。西门,现在市委市的大门。


进去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是建于1933年的智明大厦,也就是大门正对面的市礼堂。据报道,智明大楼是当时公务员的考场。大楼中间有两个考场,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


1931年,由于经费不足没有专门考场,民国第一次国考在原中央大学和南京中学举行。


和市委大院一样,考场门口也有警卫。然而,这些卫兵不是带枪的士兵,而是穿着古典服装、拿着剑的战士。





当年谁能报考?


毕业后,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考试,目前已有近3000人报名。


1931年7月15日,南京国民考试院举行了第一次轰动一时的高等考试,即第一次公务员考试。


和现在的国考一样,民国公务员考试也很热门。书上说,当年有近3000人报名参加考试。因为只有南京有考点,所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来考。比如有从江西湖南坐船过来报名的。到了岸上后,如果居住地还没定下来,就先报名。平均每天有四五百人报名。因为人数多,报名原定7月5日结束,后来又延长了5天。


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学院规定所有毕业生都可以参加考试,即所有从公立和私立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毕业的大学生都可以参加考试。但当年的申请程序比现在复杂得多,要经过报名、体检、资格审查等等。


需要多长时间?


考试7天,凌晨4点进考场。


目前公务员考试只持续一天,很多考生抱怨国考是一种煎熬。


相比之下,民国公务员考试就是一场拉锯战。候选人不仅要进行心理上的斗争,还要进行身体上的斗争。


根据记录,当年的考试从7月15日持续到7月21日。每天早上4点钟。早上10点钟,人们聚集在一起等待出勤。如果他们迟到了,他们就不能我进不去。然后,考试在6o钟,每次考试持续3个小时。一天两场考试,连续7天每天都要在考场上坐6个小时。


【考题】


你在学什么科目?


中国、法律、金融等。还要做一个演讲。


考试内容就更复杂了。比如普通行政人员要考12门,包括语文、民法、刑法、行政法、中国近现代政治史、金融、劳动法等。外交官和领事官员


书中记载,标考委员会成员负责命题、阅卷,受聘于国民,多为当时国内知名学者。他们的名单事先是严格保密的。在收到国民的委任状后,议员们聚集在国民举行宣誓仪式。戴会亲自把命题的地方锁上,用盖有考试院印章的红纸封条封好。从那时起,两个月内,考官可以不与外界接触,专心起草试题。


同样,厨师和工作人员也应与外界隔离,禁止传递任何公私信件和电报。等到考试结束,正式发帖的那一天,戴会亲自解封锁,放走被封了两个月的考官。


那时候考试难吗?


近3000人中只有40人通过考试,女生一个都没通过。


由于考题内容难,评分标准高,最终通过笔试的人数少得可怜,最终只有40人通过。时任南京考试院院长戴亲自向国民申请,为考生加10分,勉强全额录取100名考生。


这100人中,有工作经验的占40%,平均年龄27-28岁。根据记录,这100名合格人员中没有一名是妇女。


事实上,当时有20名女性候选人,经过两次试验,仍然有12名女性站了出来。我以为总会有一两个人通过,但最后,没有一个人坚持到最后,都掉进了孙山。后来考试院分析,可能是因为女考生在竞争勇气、临场冷静、多科应付一般等方面都不如男考生。


原国民考试院考场:智明楼


从明年开始,北京东路41号的南京市委市大院和北京东路43号的CPPCC大院将定期对外开放。这两个院落的前身是原国民考试院。


1928年,国民设立了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个机构。任命戴为考试院院长。后来,他带领考试院筹备人员考察选址。


书上说,在风水宝地鸡笼山一带,戴被这里美丽的湖光山色所吸引,当即决定把考试院的地址定在这里。为此,周边也进行了。本部征用了吴淼寺西侧的吴淼寺、赵衷寺、臧倩师范学校、臧倩山堂、观音庙会,修建了东至珠江、西至鸡笼山的明清古建筑群,即国民考试院,明志楼为民国后期国考考场。

二、民国时期公务员考试是怎样的?

孙中山先生在1906年期间首先在《民报》上提出了“五权宪法”的学说,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将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这五种治权分别由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独立行使,以防止之专权;孙中山先生认为这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出的两权,可以弥补三权的不足。

民国时期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是基于“五权宪法”而建立。1930年,民国考试院成立,次年开始第一届公务员考试。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民国公务员的官阶和其录用方式。

一、民国的官阶特任——由国民特另任命,比如中央各部部长。

简任——由民国或行政院院长来任命的公务员。

以上两种官阶的公务员,级别较高,这和我们,现在国家的高级别公务员一样,不是通过考试来录用,而是通过组织推荐来任免。

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主要有两种关官阶:

第一种官阶——荐任,由主管机关荐请总统任的公务员,主要是通过高等考试录用的大学毕业生,通过考试的列为“荐任”职公务员。

第二种官阶——委任,这主要由各级机关依法任命,考试主要是,通过普通考试录用的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的列为“委任”职公务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民国时期,高中毕业生的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二、民国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流程民国时期公务员考试要在前两个月开始报名。首先要写申请书;其次要填写简历、报考种类等项目;第三是要填写祖上三代的姓名,这和我们现在公务员当中的政审有点相似; 最后,那就是要看毕业证明了。符合条件的才发给考生准考证。

三、哪些人不能报考公务员?民国时期不能报考公务员的人,有四类:一是被剥夺公权的人,类似于我们现在被;二是亏空公款的人,也就是没在银行没有欠款,大概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信用度比较高的人;三是因为其他的案件被处罚的人;四是吸食毒品和代用品的人。

民国时期公务员大多数是社会精英,在民国时期能读到高中和大学毕业的人,着实是家底非常厚实的地主家庭或者是工商业家庭。从农民家庭出生的孩子,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几率极其微小。

农民出身官员,大多是从军队中成长,最后成为军队的公职人员。

民国时期公职体系很复杂,有军队、、党机关等,还有情报机关如中统、军统,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产生的公职制度因素有哪些?具体公务员待遇、以及民国时期的“事业编制”情况等,这将在后期文章中推送。

三、民国“公务员”考试往事:凌晨四点就进考场

 民国“公务员”考试往事:凌晨四点就进考场

  下周日,2014年度国考笔试将举行。届时,全国152万考生将进行笔尖上的较量,争夺1.9万个饭碗,录取率仅1.3%。

  民国“公务员”考试4点就进场

  近3000人报考仅40人及格

  你知道吗?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早在1931年就出现了。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汪伪国民 *** 旧址史话》于近日出版,书中介绍了南京国民 *** 考试院的由来,以及考试院曾举办过的轰动一时的第一届高等考试,也就是当时的公务员考试,全国近3000人报名,但最后仅录取100人,淘汰率高达%。

  现代快报记者赵丹丹 鹿伟 项凤华

  [考点]

  当年在哪考试?

  由于经费紧张,“借”考场进行考试

  整个考试院分为东西两条平行的轴线,因此有东西两个大门。东大门,即现在的市政协大门。西大门,即现在的市委市 *** 大门。

  进去后,最惹人注目的是建于1933年的“明志楼”,也就是大门正对面的市 *** 大礼堂。据悉,当时明志楼就是公务员考试考场,楼中部原为两个考场,东西各有一个考场。

  而在1931年,由于经费紧张没有专门的考场,民国的第一次“国考”在原中央大学、南京中学(今东南大学、宁海中学)进行。

  与市委市 *** 大院一样,当年的考试院大门口也有警卫,不过警卫并非荷枪而立的士兵,而是身着古典服装、身佩宝剑的武士。

  [考生]

  当年谁能报考?

  大学毕业,均可应考,近3000人报名

  1931年7月15日,南京国民 *** 考试院举行了轰动一时的第一届高等考试,也就是首届公务员考试。

  跟现在的国考一样,民国公务员考试也十分火爆。据书中记载,当年的这场考试共有近3000人报名。因为只有南京有考点,因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来赶考。比如,有从江西、湖南乘江轮赶来报名的,到岸后,住的地方还没定,就先去报名。平均下来,每天有四五百人报名,因为人多,原定7月5日报名结束,后来又延长了5日。

  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考试院规定“大学毕业,均可应考”,即在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毕业的拿有毕业证书的大学生都能考。不过,当年的报考程序要比现在复杂得多,要经过报名、体检、资格审查等。

  要考多长时间?

  连考7天,凌晨4点就进考场

  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只有一天的时间,不少考生就抱怨国考是种煎熬。

  相比之下,当年的民国公务员考试算是场“拉锯战”,考生们不仅要拼脑力,更要拼体力。

  据记载,当年的那场考试从7月15日一直考到7月21日,每天早上4点齐集听候点名领卷入场,迟到就不能进了,然后6点开考,每门考3小时,一天考两门,在考场内每天要坐上6小时,一连7天如此。

  [考题]

  考哪些科目?

  国文、法律、财政学等,还要进行演说

  考试内容更是复杂,比如普通行政人员,要考12门,包括国文、民法、刑法、行政法、中国近代政治史、财政学、劳工法等;外交官领事官还有专业科测试,要考英语或法语。除了笔试,还有口试,考生要进行两次或一次专题演说,每次以15分钟为限,目的是测试这些人的口才、态度和担任管理、领导工作的才能和经验。

  考题如何保密?

  出题人被“锁”进屋里两个月

  无论是国考还是江苏省考,出题人在考前都要封闭出题。当年的民国公务员考试也是如此。

  书中记载,典试委员负责命题、阅卷等工作,由国民 *** 聘请,大部分是当时国内名流学者。而他们的名单事先是绝对保密的。在接到国民 *** 聘书后,各委员才集中到国民 *** 举行宣誓就职典礼。戴季陶会亲自将命题的场所加锁,并用盖有考试院大印的红纸封条加封。从此之后的两个月内,典试委员不能与外界接触,专心拟订试题。

  同样,厨师和工作人员也要与外界隔离,任何公私函电禁止投递。一直等到考试结束后,正式发榜的日子,戴季陶会亲自启封开锁,将这些关了两个月的出题人放出来。

  当年考题难吗?

  近3000人考试仅40人及格,无女生过关

  由于考试命题内容偏难和评分标准偏高,最后通过笔试的人数少得可怜,最终及格的只有40人。当时的南京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亲自向国民 *** 申请,给考生普遍加10分,才勉强录取足额100名。

  这100人中,曾有工作经历的占到40%,平均年龄在27岁到28岁,据记载,这100名合格者中没有一名女性。

  其实,当时女考生有20人,经过两场试下来,还有12人挺着,本以为总会有一两人及格,但最终还是没人坚持到最后,全部名落孙山了。后来考试院分析,也许是因为女考生在竞争的勇气、临场的镇定和多门学科的普遍应付上比男性差一些。

  原国民 *** 考试院考场:“明志楼”

  明年起,位于北京东路41号的南京市委市 *** 大院,北京东路43号的市政协大院将定期向市民开放。这两个大院的前身是原国民 *** 考试院。

  1928年,国民 *** 成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任命戴季陶为考试院院长。随后,他率考试院筹备人员开始考察选址。

 

  书中介绍,在风水宝地鸡笼山(又名北极阁)一带,戴季陶被这里旖旎的湖光山色所吸引,当即拍板,将考试院的地址定在这里。为此,周围还进行了。建筑部门把武庙、昭忠祠及武庙西侧的千仓师范、千仓山馆及观音庙会周围形成的“大市场”一并征用,建成了东到珍珠河边,西达鸡笼山下的明清风格的古代建筑群,即国民 *** 考试院,而“明志楼”就是后来民国“国考”的考场。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25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